成像光谱仪辐射定标影响量的测量链与不确定度
摘要:分析了成像光谱仪遥感观测数据中包含的地物光谱特征、仪器参数和大气传输特性等的信息结构。研究了成像光 谱仪辐射定标的物理过程和测量链,应用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分析了辐射定 标11项影响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遥感辐射定标的绝对精度就是不确定度。辐射定标需要辐射标 准、积分球光源、光谱辐射计以及遥感器上设置星上定标装置等专用设备和技术,并经过多级测量链的测试过程才能完 成。光谱辐照度标准的不确定度在3 ~5 ,辐射定标中其它影响量的测量不确定度限制在1 ~2 ,成像光谱仪辐 射定标的绝对精度才能达到5 ~8 ,这需要相当好的仪器设备和光辐射测试技术。
引 言 在可见到短波红外光谱范围(0.4~2.5“m) 工作的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定标,需要光谱辐射亮 度标准、积分球大口径光源、光谱辐亮度计等仪器 设备,还要在成像光谱仪中设置星上辐射定标光 源装置,并且经过多级测量链的测试过程才能实 现对遥感对地观测数据的辐射定标。 光学成像遥感器的星上定标装置(只讨论0.4 ~ 2.5 m光谱范围的光学成像仪)是通过星载仪 器上设置的光源及其投影系统,把它的光辐射引 进遥感器的光路,照射遥感器成像面上的探测器 件,使焦平面器件有输出信号响应。用星上辐射 定标装置产生一个遥感器光瞳前的等效光谱辐亮 度。 光学遥感器星上辐射定标装置有内定标和外 定标两种,辐射定标用的光源有定标灯、积分球光 源或太阳等自然界光源口 ]。 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研制的机载可见红外 成像光谱仪AVIRIS 的绝对定标精度为 ≤10 [73;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的 绝对定标精度为≤5 (0.4~2.5“m)[63,在EO一 1卫星上HyPerion超光谱成像仪的绝对定标精 度为≤6 L8j。 本文分析了成像光谱仪遥感观测数据的信息 I I Iv(P , z)]一IV Pt P2 ● ● ● P . ● ● ● P V(Pt, ), V(P2, ), V(P,, ), V(P , ), 结构,研究了辐射定标物理过程和被测量一光谱 辐射亮度定标的影响量及其测量链。根据1993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测量不确定度 表示指南》,研究了被测量在辐射定标中的影响量 的数学模型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即绝对精度。
2 成像光谱仪数据的信息结构 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光谱图像数据是地面二维 (2D)空间和一维(1D)光谱(由波长上相邻接采样 的超多波段窄带光谱通道提供)构成的三维(3D) 图像立方体(Image Cube),其数据结构如图1所 示。 y穿轨方向 图1 光谱图像立方体 Fig.1 Spectral image cube 成像光谱仪焦平面器件采集的一帧光谱图像 数据(图1中图像切片) (P , )为一组m× 行 列式矩阵: . ,V(Pt, ) . ,V(P2, ) . ● . ,V(P,, ) . ,V(P , ) 卫星遥感对地观测的物理过程如图2所示。 根据遥感对地观测信噪比(SNR)方程 ,有 太阳 成像光谱仪 一 I )+ ) ) ·(Z)cosZ+E,gZ Pi p , 地物L(x , y,X )= ! [丘 ) .( )c0sz+疡( )】 图2 卫星遥感对地观测物理过程示意图 Fig.2 Process of observing the ground from satel— lite remote sensing SNR一 一 』 {1 ——■ —丛一 r。 )~LL (x ,yY,ai 2 ( +1_ L ( 。)]+E,( )}D( ) , (2) 其中,FN一厂/D一光学系统焦比,产焦距,D一 光学孔径 A :探测器像元面积 K (a):渐晕系数,它同视场角a和FN 有 关,焦平面器件的不同像元P,对应不同的视场 角口 COS”口:m一2.5~4像面照度随视场角口的 COS a变化的更一般的表达式 r。( ):光学系统效率(透过率) 。( ):太阳一地物光程大气透过率 ( ):地物一遥感器光程大气透过率 E ( ):大气层外太阳光的光谱辐照度(常数) Eo( ):半球天空亮度在地面形成的辐照度 Z:太阳天顶角 p(x,Y, ):地物反射率 N :噪声信号E,( ):仪器内部的杂散光在探 测器像元上的辐照度,杂散光具有光谱分布,因此 在探测器上照射产生的光电信号应该是对波长的 积分N IE,( )D ( ) L ( ):大气散射程辐射度 t :探测器积分时间 D ( ):探测器光谱探测率 :各光谱通道的光谱带宽 成像光谱仪光瞳前的视辐亮度L (z,Y, )为 L (z, , )一L(x,Y, ) 。( f)+ L ( )一 [E( ) ,(a)cos Z+ED )] 。(a)+Lp b1), (3) 因此成像光谱仪原始数据可表示为 V(P,, )一 (a)c。s”(a) r0(九)D (a)haN~L ( , )+ N J E,( )D ( )da, (4) 辐射定标的目的是从遥感观测的成像光谱仪 数据V(P,; )获取地物光谱p(x,Y, )或L(z,Y, )的信息。 把上式(4)简写为 V(P,, )一C(j,i)L (P,, )+A(j, ),(5) 式中C(j, )为辐射定标系数。A( ,i)是同仪器 内部杂散光有关的项,同 (P,, )相比较一般很 小。 辐射定标只能标定成像光谱仪光瞳前的视辐 射亮度L (P,, )。 辐射定标就是用已知的标准辐亮度作为遥感 器光瞳前视辐亮度L (P,, 。),采集信号数据V (P,, 。),确定定标系数C(j, )和A( , )(为了讨 论简便以后忽略A(j, )项)。 定标系数C(j, )是仪器参数的函数,其中ro ( )和D ( )、N 等项还同工作环境有关。因 此,不仅在实验室用辐亮度标准光源进行辐射定 标,还要用遥感器上设置的星上定标光源,在对地 观测中进行定标。 从辐射定标后的遥感数据可获得遥感器光瞳 前的视辐射亮度L (P,, ),但还不能直接得到 地物的光谱辐亮度L(x,Y, )或光谱反射率p(x, Y, )。若想从L (P,, )反演地物的光谱特征L (z,Y, )或p(x,Y, )则需要与大气传输特性有关 的 。( )、 ( )、L。( )、ED( )、Z等参数,或地面 同步观测的有关光谱数据。从L (P,, )反演地 物光谱L(x,Y, )或p(x,Y, )不是辐射定标的任 务。
3 辐射定标影响量的测量链 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定标要经过用辐亮度标准 定标积分球面光源的辐亮度;然后用积分球辐亮 度定标星上定标光源的有效辐亮度;再用星上定 标装置的有效辐亮度定标遥感观测数据等测试过 程的测量链。 图3表示了成像光谱仪辐射定标过程的全部 测量链。 光谱辐射计 图3 辐射定标测量链 Fig.3 Measurement chain of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3.1 辐射标准 遥感辐射定标用的光谱辐亮度标准是用光谱 辐照度标准灯和漫反射标准白板导出的。 用光谱辐照度灯在一定距离照射到标准白板 的照度为E( ),白板的反射比为 ( ),那么标 准白板的辐亮度为 L ( )一 E ( ), (6)
3.2 积分球光源一光谱辐亮度工作标准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制造的大积分球,其内表 面涂上高反射率的漫反射材料,用卤钨灯照明积 分球内表面,积分球上开窗口作为大面积辐亮度 标准光源。用光谱辐射亮度计测量标准白板和积 分球光源的辐亮度时光谱辐射亮度计的信号输出 分别为 ( )和 ( ), ( )一k( )L ( ) , (7) ( )一k( )L ( ). (8) 从式(7)和(8)即可得到积分球面光源的辐亮 度 ( L ,一( ) ,, (9) 用光谱辐亮度标准标定了积分球面光源的辐 亮度L ( )。
3.3 遥感器实验室辐射定标 在实验室用遥感器对积分球光源和遥感器的 星上定标光源照明获得的遥感器信号输出分别为 V (P,, )一C ( ,i)L ( ), (IO) V (P , )一C ( ,i)L ( ). (11) 式中L (P,, )为用星上定标光源照明的等效辐 亮度,那么 L (Pj,1i)一 (\ V (P ,, ))/(\ ( ))/ 7c一 . 一’.2 即定标了L (P , ),并要把数据存储在遥感 器上带到星上去进行对遥感器观测地面目标的辐 射定标。
3.4 星上对地观测数据的定标 在卫星上遥感对地观测获取了对某一地域场 景的超光谱图像数据(信号输出), V(P , i)一C(j,i)L(P,, ), (13) 然后,在星上定标系统的有效辐亮度L (P , )照明下获取遥感器的信号输出: V (P , )一C(j,i)L (P,, ), (14) 那么 L(Pj,1i)一[ ]Le(Pj,1i)’(15) 由于L (P,, )如公式(12)所示,所以遥感观 测的视辐亮度L(P,, )也被定标了。即 L(P , )一 Lv (P ,, ) ][L V (P ,, ) ][L ( ) ] 7c E. ’ (16)
4 辐射定标不确定度
4.1 辐射定标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在光学成像遥感中被测量的物理量是地面场 景像元的光谱辐射亮度L(P,, ),而遥感测量值 :是输出信号V(P,, ),要把遥感器获取的信号用 辐射定标,转换成辐亮度值,还需要辐射定标的测 量过程,才能获得最终所需要的被测量L(P , ),因此同一般的直接可测量的情况相比,附加 了“辐射定标”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即不确定度)。 这实际上也是测量物理量的准确程度问题,辐射 定标(Radiometric Calibration)的绝对精度(Ab— solution Accuracy)就是计量学中的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根据国标标准化组织(IS0)1993年发布实行 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ide to the Expres— 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_l ¨j,建立 被测量和各影响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求 偏微分得出各影响量的传播关系和各分量的标准 不确定度,最终可以算出被测量总的合成标准不 确定度。 成像光谱仪遥感观测数据L(P,, )是被测 量,其数学模型为公式(16)所示。根据含有若干 测量分量的被测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公式L1l_L (Pi,it )的合成不确定度可表示为 (L)一 一 [ ] +[ H H 卜 [ 『+[ ] + [ H H ] , 式中 V)一 一 ( 一 , (18) 一 ,测量V 的平均值,愚一1,2, . ,为测量次数,自由度 — 一1。 上式中 ,V J ,J 等也以此类推。 (L)一 , (v )一 ,. , ( 一 丛i 称为相对不确定度 。 在公式(17)中u(L )、u(L )和u(L )分别是 辐亮度标准复现、积分球光源和星上定标光源的 不确定度,虽然在公式(16)数学模型中没有这三 项,但是它们的不确定度要带到定标的最终合成 不确定度中,因此多加这三项。1111111111111111 4.2 辐射定标的影响量及其不确定度 公式(18)是被测量地面像元的光谱辐亮度L (Pj,it )的最终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同各影响量不 确定度的关系。分析各影响量的不确定度。
(1)光谱辐照度标准E ( )的不确定度 [E ( )]一u(E )/E 由提供辐照度标准灯的法定计量单位给出在 0.4~2.5 m光谱范围的光谱辐照度值(W/m · m)和不确定度。 (E ):一级标准(从国家工 作基准标定的)4.7%(0.4~1.0“m)和4.1 9/5 (1.O~2 5 m),英美等国的一级标准为3%和 2
(2)漫反射标准白板ID( )的 (1D) 同样有计量单位提供。给出反射比值.0( ) 和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DRF),据此可准确换 算出在指定的入射角辐照和指定的反射角的辐亮 度,其不确定度 (10)可达1~2 。
(3)标准辐亮度复现不确定度 (L ) 在实验室为了定标积分球光源,用辐照度标 准灯和标准白板复现辐亮度时由于均匀性、杂散 光等复现条件不可能同计量单位复现亮度的情况 一样,所以产生复现亮度的不确定度,一般 (L ) 为1~2%。
(4)标准辐亮度测量不确定度 (J ) 为了以辐亮度L ( )为标准定标积分球工作 标准L ( ),用光谱辐射亮度计测量L ( )的信号 值J ( )的不确定度。可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取 得。根据光谱辐射亮度计的信噪比(SNR)也可估 算相对不确定度,信噪比的倒数即为相对不确定 度 一1/SNR。例如:测量L ( )的光谱辐亮度计 的SNR=100,那么 (J )一1 9/6。因此,测量不 确定度是同测量仪器的SNR有关的。
(5)积分球光源测量的不确定度 (J ) 用光谱辐射亮度计测量积分球光源时,信号 值J ( )的不确定度,与(4)情况相同。
(6)积分球光源的不确定度 (L ) 由于积分球光源的稳定性、均匀性、杂散光等 原因引起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估计0"6(L )一 2%。
(7)成像光谱仪测量积分球辐亮度的不确定 度 7(V ) 以积分球光源辐亮度工作标准定标星上定标 光源的有效辐亮度时,用成像光谱仪测量积分球 光源辐亮度信号V (Pj, )的不确定度。虽然积 分球亮度是均匀的,但经成像光谱仪系统后焦平 面器件采集的数据是一组 ×n行列式矩阵数 据,其不确定度同(4)的情况一样。成像光谱仪的 信噪比是确定的,无法选择,而且随波长变化大, SNR低于5O,甚至低于2O,3O的也不少。因此辐 射定标的不确定度(绝对精度)对不同波长相差很 大。 7( ):1 9/6对SNR一100。
(8)测量星上定标光源的不确定度 (V ,) 成像光谱仪对其星上定标光源测量的信号 V (P , )的不确定度,与(7)情况相同。
(9)星上定标光源的不确定度 。(L ) 星上定标光源及其投影在焦平面上产生等效 辐亮度的过程由于稳定性、杂光、均匀性等原因引 起误差的不确定度。它在地面和空间卫星长期运 行中要保持稳定,并把地面上的数据带到空间长 期使用。估计 。(L )为2—3 。
(10)遥感中测量星上光源的不确定度 (V ) 在卫星上遥感对地测量中为了定标对地观测 数据L(p,, ),测量星上定标光源V 的不确定 度。它的情况同(8)中测量V汀是一样的,但是在 空间卫星上测量。情况与(7)相同。
(11)遥感对地观测的不确定度 (V) 这是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地面数据V(p,, )的 测量不确定度。对地观测时只能测量一次m一1, 自由度 —m一1—0,测量值不准确。既使SNR 一100,考虑到上述情况,测量不确定度 ( )不 能估计为1 ,而是2 。 表1 各影响量和最终被测量的不确定度 Tab.1 Influence quantities and final measurand uncertainty 合(成绝不对确精定度度) dL) ( )÷5 8 表1列出了辐射定标各影响量的不确定度和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即绝对精度。 各影响量的不确定度的估计值:1#是好的情 况,2#是次好情况。辐射定标的不确定度即绝对 精度,在相当好的实验测试条件下可能达到5 0,4 ~ 8 。辐射定标测量全链的影响量共有11项, 因此辐射定标的绝对精度要好于5 是相当困难 的,在表1中各影响量测量不确定度估计值无论 是1#或是2#,都是比较高的,光学测试中要用 精密的仪器和实验条件,精心操作、严格测试才能 达到上述指标。 辐射定标的相对精度: 辐射定标的相对精度一般是指辐射对遥感器 像元和光谱通道响应均匀的定标(或修正)误差。 辐射定标的相对不确定度的影响量只有 (V ) 和 ll(V)。 因此辐射定标的相对精度 一~/ + i ,√5—2.2%~√8—2.8% 。
4.3 自由度与定标中测量次数要求 为了估算出不确定度的准确性,测量各分量 要在重复(或再现)性条件(repeatability condi— tions)下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和测量标准偏差。 被测量是独立变量时,其自由度 — 一1,m为测 量次数。 计量学中给出了不确定度实验标准差的相对 不确定度与自由度的关系[1 。 例如:自由度 一8(测量次数m一9)的时候, 测量的不确定度的相对不确定度(相对误差)是 0.25。如果测量的不确定度是4,那么它的不确 定度为4×0.25—1,也就是3~5之间。遥感定 标中测量m一9次和m一13次(相对不确定度 0.2)就足够了。
5 结 论 成像光谱仪在卫星上对地观测获得的原始数 据中包含地物光谱、仪器参数和大气传输等信息, 辐射定标是把观测的数据转换(定标)为成像光谱 仪光瞳前的视光谱辐射亮度。要从定标后的遥感 视光谱辐射亮度数据中获得地物的光谱辐射亮度 或光谱反射率,还需要大气传输特性参数或在地 面同步测量的有关光谱数据。从遥感视光谱辐射 亮度反演地面景物的光谱辐亮度或光谱反射率不 是辐射定标的任务。 成像光谱仪辐射定标的测试过程中使用了辐 亮度标准(辐照度灯加上漫反射板)、积分球光源 和星上定标光源;并用光谱辐射计和成像光谱仪 本身,经过多级测量链的测试过程后才能最终对 卫星上对地观测的数据实现辐射定标。辐射定标 测量全链的影响量共有l1项。复现光谱辐亮度 用的光谱辐照度一级标准的不确定度为4% ~ 5%(国内),2% ~一3%(英、美),因此在成像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