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仪的发展现状
摘要介绍了离子色谱仪的输液系统、进样器、分离柱和检测器的现状及最新进展。 关键词离子色谱仪脱气装置输液泵进样器 固定相抑制器
1 前言 1975年,Small等人用电导检测器地连续检测柱 流出物获得成功⋯ ,标志着离子色谱法的诞生。经 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离子色谱法(IC)已经成为分析 离子性物质的常用方法L2 3。我国第一代离子色谱仪 于1983年6月通过了专家鉴定。离子色谱仪与一 般的液相色谱仪一样,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 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本文主要介绍离子色谱仪硬 件方面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2 输液系统 离子色谱的输液系统主要包括流动相容器、脱 气装置、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等。IC对输液 系统的一般要求是:流量稳定,耐高压性能好,耐腐 蚀性强,脱气方便等。
2.1 脱气装置 流动相的脱气是离子色谱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输液泵的扰动或色谱柱前后的压力变化以 及抑制过程都可能导致流动相中溶解的气体析出, 形成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会产生很多尖锐的噪声 峰,较大的气泡还可能引起输液泵流速的变化,因此 对流动相要进行脱气处理。流动相脱气的方法主要 有:真空泵直接脱气法L3],超声波震荡脱气法 ],惰 性气体鼓泡吹扫脱气法L1 5_以及在线脱气法。前3种 方法的脱气效果都不错,但不足之处是一次性脱气, 脱气后很难防止空气再次容解进人流动相,而且存 在流动相被污染的可能。与前3种方法相比,在线 脱气法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其工作原理是: 将一段用多孔合成树脂膜做的输液管密封于真空容 器内,当流动相流经输液管时,由于膜外侧压力减 小,流动相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气体就会透 过树脂膜而被排除。在实际操作中,真空容器内的 气压应尽可能的稳定。因为气压的波动会使脱气效 果不一致,导致基线起伏。目前,比较先进的离子色 谱仪都配有在线脱气系统转速计| 水份计| 水份仪| 分析仪| 溶氧计| 电导度计| PH计| 酸碱计| 糖度计| 盐度计| 酸碱度计| 电导计| 水分测定仪| 浊度计| 色度计| 粘度计| 折射计| 滴定仪| 密度计| 热流计| 浓度计| 折射仪| 采样仪| 。
2.2 输液泵 输液泵的作用是使流动相以相对稳定的流量或 压力通过流路系统。流量或压力的稳定将直接影响 基线的稳定和分析结果的重现性。一般输液泵的流 量可以设定在0.01~10.0mL/min之间,对于一般分 析工作,0.5~2.0mL/min的流量最为常用。输液泵 在较低流量时,通常要求压力能够达到30MPa。耐 高压的能力是衡量离子色谱仪性能的一个重要指 标。目前,离子色谱仪的耐高压性能越来越好。 输液泵主要有气动放大泵、螺旋传动注射泵、隔 膜型往复泵、柱塞往复泵等。
(1)气动放大泵能提供无脉动的稳定流量,很适 合痕量分析。因为气动泵能迅速获得很高的出口压 力并提供较大的输出流量,所以特别适合匀浆法填 充色谱柱。这种泵的缺点是液缸体积大,更换流动 作者简介:段钢,男,1973年2月出生,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离子色谱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不方便,所以现在已不再用于分析型液相色谱仪。
(2)螺旋传动注射泵能以恒定的流量输送流动 相,与操作压力无关,但是在活塞复原的短时间内, 没有流量输出,从而产生压力波动。另外,这种泵体 积大,比较笨重,更换流动相不方便。
(3)隔膜型往复泵是一种恒流泵。它的优点是 活塞不直接与流动相接触,避免了活塞密封垫磨损 对流动相的污染。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价格较贵, 有脉动,需要配置阻尼装置来消除。
(4)柱塞往复泵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恒流 泵,分为单柱塞和双柱塞两种。单柱塞往复泵脉动 较大,必须配置阻尼装置;双柱塞泵有两个活塞交替 伸缩,脉动比单柱塞泵小得多。双柱塞泵有活塞缸 并联或串联两种模式。并联模式,两个活塞的凸轮 形状完全相同,但相位相反,所产生的脉动正好互相 抵消;串联模式,两个凸轮形状不同,第一个凸轮提 供主要动力,第二个凸轮的作用是当第一个凸轮回 收时提供补充动力。柱塞往复泵的流量由电机的转 速控制。柱塞往复泵的特点是:流量控制精确,脉动 较小,使用方便,故障率低,更换流动相方便。与其 他几种输液泵相比,柱塞馥复泵具有一定的优势,尤 其是双柱塞往复泵更为常用。 离子色谱经常使用强酸、强碱作为流动相,这就 要求与流动相接触的输液系统材料必须能够耐酸碱 腐蚀。通常使用的材料有:不锈钢、氟塑料、聚乙烯、 陶瓷以及聚醚醚酮(PEEK)等。对于不锈钢材料,若 使用强酸溶液作洗脱液,须在进样阀前安装一个很 高容量的阳离子交换柱,用来吸附由不锈钢输液泵 体溶解的金属离子。PEEK材料的应用改变了这种 情况。PEEK基本上不受酸碱腐蚀的影响,具有很 高的硬度,非常适于制造输液泵的泵头和单向阀。 国外离子色谱仪已经普遍采用了这种全塑泵,国内 厂家近年来也在逐步采用。
3 进样器 IC对进样器的基本要求是:耐高压、耐腐蚀、重 复性好、操作方便。进样器的种类主要有六通进样 阀。气动进样阀和自动进样器。 六通进样阀是目前最常用的。它的特点是进样 量的重复性非常好。但普通六通进样阀在装样 ( )和进样(INJECT)两个位置之间流路被截断 时,会在扳阀过程中产生一个瞬间的高压,非常容易 引起流路的泄漏。现在比较好的六通进样阀由于采 用了断前接通技术,基本上消除了这种瞬间高压,同 时也大大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考虑到流动相的腐 蚀,PEEK和陶瓷材料制成的六通进样阀最适合离 子色谱仪使用。美国RHEODYNE公司是生产高压 六通进样阀最著名的公司。目前国内已有性能与之 接近的产品。 气动进样阀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进样阀。它采用 一定压力的氮气作为动力,通过两路四通加载定量 管进行装样和进样,能有效减少手动进样带来的误 差,其不方便之处在于必须使用氮气钢瓶。 自动进样器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系统,由 软件控制,自动进行装样、进样、清洗,操作者只需将 样品按顺序装入贮样机即可。自动进样器价格比较 昂贵,一般只有高档仪器才会配备。
4 分离柱 与HPLC一样,分离柱是离子色谱仪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 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 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不同的 离子因与交换剂的亲和力不同而被分离,与HPLC 不同的是,离子色谱选择性的改变主要是通过采用 不同的固定相来实现的。
4.1 阴离子交换分离柱 阴离子交换分离柱使用的填料主要是表面附聚 薄壳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树脂的内核是苯乙烯一二 乙烯苯的共聚物(PS—DVB),核外是一层磺化层,最 外层是粒度均匀的单层季铵化乳胶颗粒,以离子键 结合在磺化层上。由于树脂的表面完全被乳胶颗粒 覆盖,所以乳胶的性质决定了固定相的选择性。由 于薄膜层快速的运动和大的渗透能力,薄壳材料比 一般微孔离子交换物有更高的交换效能l6]。这种类 型的固定相的性能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PS—DVB 树脂的交联度、乳胶颗粒的材料、季铵功能基的类型 和结构。 早期的薄壳材料的核心颗粒采用15-40~范围 的球型PS—D、 树脂。这种微粒的交联度一般为 2%~5%,有足够的物理稳定性。然而5%交联度 PS—DvB微粒没有足够的硬度允许使用有机溶剂, 它们只能用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使用乙烯基苯乙烯 (EVB)、交联度为55%的二乙烯苯的固定相是离子 色谱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 丙三醇、乙睛,可以高浓度地加入到流动相中以改变 分离的选择性 。 离子交换乳胶一般采用直径为10~500nm的微 粒,以200nm最为通用。阴离子交换柱所用的乳胶 主要通过与苯乙烯基氯(VBC)或甲基丙烯酸酯缩水 甘油脂(GMA)的聚合物制备。甲基丙烯酸酯材料 的性能优异,表现为: (1)对阴离子如碘离子和硫氰根离子选择性非 常好。 (2)可以增大F一与水峰的分离。 (3)可以用来分离卤氧化合物阴离子,如溴酸根 离子、亚氯酸根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在Dionex公司 最近研制的IonPac AS9一HC柱上,卤氧化合物和一 般无机阴离子被成功分离,其固定相是由55%交联 度超孔EⅦ 一DⅦ 颗粒涂溃15%交联度缩水甘油 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 J。 季铵功能基的结构也是影响选择性的重要因 素。从理论上讲,季铵功能基的结构有数百种可能, 对于这方面已进行了许多研究 ,加J。一般情况下, 当功能基的大小增加时,亲水性多价阴离子的保留 时间减少。亲水性一价限离子受功能团大小的影响 较小,而且当功能团大小增加时,保留时间略有增 加。易极化阴离子受功能基水合作用的影响较大, 当功能基变得更疏水时,它们的保留时间减少。烷 基醇委铵功能基树脂对OH一的亲和力显著增强,被 称为OH一选择性树脂,适合于用氢氧化物作为淋洗 液。例如:Dionex公司的IonPac ASll,该柱以Na— ON溶液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淋洗,可以一次分离34 种无机和有机酸阴离子,表现出非常好的性能。
4.2 阳离子交换分离柱 广泛应用的阳离子交换分离柱使用的是薄壳型 树脂,树脂核是惰性PS—DVB共聚物,核的表面以 共价键结合阳离子交换功能基。以前,阳离交换功 能基大多采用磺酸基,一价阳离子和二价阳离子在 磺化阳离子交换剂上的保留行为差异太大,使得这 两类离子的同时分析变得非常困难,只能分别进行。 一价阳离子的洗脱采用无机强酸溶液 ¨,二价阳离 子则采用柠檬酸与己二胺的混合溶液u 。研究表 明,改变阳离子交换或离子交换功能基的密度可改 变其选择性,从而达到一价阳离子和二价阳离子同 时分离的目的n 。美国Dionex公司的IonPac CS12A阳离子交换分离柱使用接枝型羧酸和磷酸功 能基的固定相;IonPac CSll阳离子交换分离柱仍采 用磺酸基固定相,但改变了交换基的密度。这两种 分离柱都可以使用等浓度淋洗,一次进样,同时分离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最近,Kazutoku Ohta等人 以硅胶作固定相,利用硅胶本身的离子交换功能,采 用添加了冠醚的淋洗液,成功地同时分离了一价和 二价阳离子
5 检测器 用于IC的检测器主要有:电导检测器,紫外可 见光检测器,安培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其中电导 检测器是日常IC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器;紫外可见 光检测器可以作为电导检测器的重要补充;安培检 测器主要用于能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物质;荧光检测 器的灵敏度要比紫外吸收检测器高2~3个数量级, 但在IC上的应用比较少。随着ICP—AES和ICP— MS的不断普及,它们与IC的联用技术正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
5.1 电导检测器 电导检测器分为抑制电导检测器(双柱法)和非 抑制电导检测器(单柱法)。非抑制电导检测器的结 构比较简单,但灵敏度较低,对流动相的要求比较苛 刻。抑制电导检测器在灵敏度和线性范围都优于非 抑制电导检测器,甚至优于配有较好的色谱柱和恒 温装置的单柱离子色谱系统u引。 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中抑制器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抑制器的作用是降低流动相背景电导,同时增 加被测物的电导,从而提高电导检测器的灵敏度。 抑制器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填充抑制柱 树脂填充抑制柱是最早的抑制器,正因如此,抑 制法又被称为双柱法。所用的树脂是高容量的强酸 型阳离子或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工作 时,阳离子交换树脂由H 型转变成Na型,阴离子 交换树脂由OH一型转变成NO3型(或其他阴离 子)。其主要缺点是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树脂上的 H 和OH一消耗后,失去抑制能力,需要用酸或碱进 行再生。 美国Alttech公司对填充抑制柱进行了改进,采 用电化学方法实现了自动再生。更新的DS—Plus 抑制器,在抑制柱后增加了脱气装置,能够除去抑制 反应产生的cch,进一步降低了背景电导,减小了水 负峰,使碳酸盐梯度淋洗成为可能_l 。
(2)管状纤维膜抑制器 管状纤维膜抑制器不需要停机再生,可连续工 作。它通过管状离子交换纤维膜进行工作,管内淋 洗液和管外再生液逆向流动,抑制反应在膜上进行。 作阴离子分析时,再生液推荐使用硫酸或甲磺酸:作 阳离子分析时,则推荐使用Ba(OH) 。这种抑制器 的缺点是抑制容量较低,机械强度较差,而且每使用 半年左右就需要更换离子交换膜。
(3)平板微膜抑制器 平板微膜抑制器与管状纤维膜抑制器的抑制方 式相同,也可连续工作。它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死体 积小,具有较高的抑制容量,适用于梯度淋洗。但仍 需要化学试剂提供抑制反应所需的H 和OH一,而 且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
(4)电渗析抑制器 田昭武等首次将电渗析原理引入抑制器_l ,即 电渗析抑制器.电渗析抑制器的抑制容量很大,抑制 反应受恒定的抑制电流控制,所以抑制效果很稳定, 基线漂移很小.其不方便之处在于必须定期更换两 个电极室中的电解液.这种抑制器在国产离子色谱 仪中曾被普遍采用,但现在已逐步被更先进的电解 再生抑制器取代。
(5)电解再生抑制器 电解再生抑制器不需要化学再生液,而是通过 电解水产生的H 和OH一来满足抑制反应的需要, 具有使用方便、平衡速度快、背景噪声低等特点。美 国Dionex公司最先应用电化学抑制法,在平板微膜 抑制器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电解再生抑制器。电解 再生抑制器可以采用循环再生和外加水两种工作方 式。循环再生是指采用抑制后的淋洗液作为电解水 的水源,外加水即采用外接水源。因循环再生模式 使用方便,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外加水模式主要用 于测定样品浓度极低或淋洗液中存在有机溶剂的情 况。下面以NaOH淋洗液为例,介绍阴离子电解再 生抑制器的工作原理(见图1)。 当阴阳两极接通恒流电源,水被电解产生H 和 OH一。在电场作用下,H 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淋洗液中和掉OH一,淋洗液中的Na 则穿过膜直接 进入废液。而阴离子即使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也 不能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这样就达到了降低本底电 阴极 阳离子交换膜 图1 阴离子电解再生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导,提高波测离子电导的目的。阳离子电解再生抑 制器的原理类似,所不同的是采用阴离子交换膜。 目前国内已能自行生产阴、阳离子电解自身再 生抑制器,而且抑制容量、有机溶剂兼容性、死体积 等各项技术指标均与国外产品相当
5.2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紫外可见光(U、,/Vis)检测器在IC中是仅次于 电导检测器的重要检测方法。Uv/Vis检测器对环 境温度、流动相组成、流速等的变化不敏感,可以用 于梯度淋洗,这些特点正是电导检测器所欠缺的。 二极管阵列U、,/Vis检测器可以瞬间实现紫外一可 见光区的全波长扫描,得到时间一波长一吸收强度 三维色谱图。UV/Vis检测器主要有三种检测方式: 直接紫外检测、间接紫外检测、衍生化紫外/可见光 检测。
在IC中,直接紫外检测应用不多,因为大多数 无机离子没有紫外吸收或吸收很弱。直接紫外检测 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分析含有大量氯离子样品中的 NO 、NO2-、Br一、I J。因为氯离子没有紫外吸收, 而上述阴离子有紫外吸收。 间接紫外检测,采用具有紫外吸收的物质作为 淋洗液,检测无紫外吸收的离子_2 。由于溶质离子 经过检测器时,紫外吸收信号减小,所以形成负方向 的色谱峰。在普通HPLC仪器上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进行离子色谱分离分析工作。 紫外衍生化是指将无紫外吸收或吸收很弱的物 质与带有紫外吸收集团的衍生化试剂进行反应,产 生可用于紫外检测的化合物。衍生化通常分为柱前 衍生化和柱后衍生化,相对而言,柱后衍生化应用更 广泛。通过衍生化能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 性。柱后可见光衍生化检测经常用于过渡金属离子 的分析,将过渡金属离子柱流出物与显色剂反应,生 成有色配合物后,在可见光波长下检测。例如:以 meso四一(对磺基苯)卟啉为柱后衍生剂,可同时测 定铝、汞、锌 。
5.3 安培检测器 安培检测器由恒电位器和电化学池组成。电化 学池有3个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恒 电位器可以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施加一个可 任意选拔的电位,并使输出电位保持恒定,不受电流 变化的影响。工作电极的材料可以采用银、金、铂和 玻碳四种,分别适于不同物质的分析。参比电极通 常使用Ag/AgC1或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的材料 有金、铂、玻碳、钛、不锈钢等多种。参比电极和对电 极应置于工作电极的下游,以防止对电极的反应产 物和参比电极的泄漏对工作电极产生干扰。安培检 测器常用于分析解离度较低,用电导检测器难以检 测,同时又具有电活性的离子。根据施加电位方式 的不同,安培检测器可以分为直流安培检测器、脉冲 安培检测器和积分安培检测器。 在直流安培检测器中,一个恒定的直流电位连 续施加在工作电极上,被测物质经色谱柱分离后,在 电极上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 与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直流安培 检测器的灵敏度很高,可以测定t~g/L级的离子,例 如:硫化物、氰化物 、三价砷_2 、各种酚[ 等。 脉冲安培检测器在3个不同的间隔时间(t 、t:、 t )内,快速、连续地施加3种不同的电位E 、E2、E 。 其中,E 为工作电位,E2、E3分别为清洗正电位和清 洗负电位。仅在t 时间内记录产生的电流。施加清 洗电位的目的是清除电极表面沉积的反应产物,使 电极恢复到未受玷污的状态。使用金电极的脉冲安 培检测器是分析糖的好方法 卫 ,灵敏度和选择性 都很理想 除此之外,脉冲安培检测器还可用于含 有醇、醛、胺和含硫集团组分的测定。
积分安培检测器是一种新形式的脉冲安培检测 器,它对工作电极施加的是对应时间波形的循环电 位,通过连续对金属氧化物生成波形和氧化物还原 波形的正、反方向的扫描得到测量电流的积分。波 形的周期一般是0.5~2s。相对于脉冲安培检测器,
积分安培检测器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金属工作电极的氧化层,提高对催化氧 化待测组分的检测灵敏度。 (2)消除了来自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电荷,使其对 基线的影响大大减小,从而得到更加平稳的基线。 积分安培检测器应用的最新进展是测定氨基酸 2 。
5.4 离子色谱与原子光谱或质谱仪的联用 近年来,对于离子色谱与AAS、ICP—AES、ICP — MS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使离子色谱的高分离能 力与其他分析法的定性能力相结合,对解决许多复 杂分析问题很有帮助,特别是用于样品中各种元素 的化学形态分析。离子色谱联用技术目前还处于发 展阶段,许多技术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 接口和基体消除技术的发展,离子色谱联用技术将 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6 新进展
6.1 淋洗液发生器 在阴离子分析中,氢氧化物溶液是最理想的淋 洗液。因为,经它抑制后水成为电导率极低的水,并 且可以进行梯度淋洗。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氢氧化 物溶液本身含有杂质,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防止 cch进入溶液。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用电解法 在线发生NaOH淋洗液,其浓度可以通过电流调节, 能够方便地进行梯度淋洗。美国Dionex公司新近 推出的淋洗液发生器只需高纯水,就可以自动产生 KOH或甲磺酸淋洗液。其工作原理与自动再生抑 制器类拟,也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以 KOH为例,K 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 入流动相,与阴极产生的等量OH组成KOH淋洗 液。淋洗液的浓度与施加在阴阳两极间的电流成正 比,与水的流速成反比。淋洗液发生器的出现不仅 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配置淋洗液所 产生的误差 。
6.2 离子回流 离子回流的概念是离子色谱创始人H.Small等 于1998年提出的_2 。离子回流简单地说就是将离 子色谱淋洗液发生器及电解自再生抑制器串联于一 个极化的离子交换柱上。本文只作简要介绍:在一 个色谱柱内填装阳离子交换树脂,一端填装氢型,一 端填装钾型。在这个色谱柱的两端施加直流电压, 氢型端接阳极,钾型端接阴极。从阴极端泵入去离 子水,由阳极流出。在阳极产生的氢离子的推动下, 氢离子逐渐替代钾型树脂中的钾离子向阴极移动; 被替换下来的钾离子在阴极区与电解水产生的氢氧 根形成氢氧化钾淋洗液,在水流的作用下向阳极移 动。这两种作用的结果是保持了H /K 界面的稳 定。基于这一基本原理,用水作流动相,在一个极化 离子交换柱上先后完成了分离和抑制。这种离子回 流装置的优点是实现梯度淋洗只需改变电流,没有 c02的干扰,抑制后的背景电导很低。目前离子回 流装置应用于离子色谱尚处于实验阶段,还有一些 具体问题需要解决。
7 小结 离子色谱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比较 成熟的分析技术。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离 子色谱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仪器将向一体化、 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新的固定相将会不断出 现,例如: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功能的混合色谱 柱,及寿命长、抗污染能力强的色谱柱等。新的检测 手段将扩展离子色谱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