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

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分析
1电力系统与可靠性
本文分析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概念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的量度,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电力系统可靠性又可分为发电系统可靠性、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输电系统可靠性、配电系统可靠性和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配电系统通常包括配电变电站、一次配电线路(馈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二次配电线路继电保护设施等,是连接发、输电系统与用户的重要环节。据不完全统计,用户停电故障中80%以上是由配电系统故障引起的,它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也最大。
2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评价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一系列概率性指标体现。常用的指标分为以下几类:概率指标、频率指标、持续时间指标和期望值指标。可靠性分析要以故障为中心,这些概率性指标往往是以故障对电力用户造成不良后果的概率、频率持续时间、故障引起的期望电力损失及期望电能量损失来衡量,不同的子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评价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可靠性评定,另一种是相对可靠性分析。决定可靠性评定是指可靠性指标一经确定并规定了适当的标准值(有可能时)之后即可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对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做出评定,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原始数据和计算方法充分精确,而由于建立可靠性模型时提出的假设与采用的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可靠性指标值往往不尽相同,难以进行决定可靠性评定;而相对可靠性分析是指将不同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值进行相对比较以决定方案的优劣,就是说,可采用相同的建模假设和相同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可靠性评估,并可通过相对可靠性分析发现系统设计中的薄弱环节,确定提高可靠性的措施,相对可靠性分析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实践中。
3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结构方面:网络的结构型式,是否为多回路、多电源或环网等;网络的联络方式;供电半径是否合理等。
(2)设备方面:设备的设计、技术性能、制造和安装质量;设备老化程度及更新;设备自动化程度;线路的传输容量及设备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
(3)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设备运行和操作能力水平;检修质量及试验水平;带电作业的水平和能力;处理停电故障能力;通信联络方式;计划停电安排的合理性;人员的素质水平及培训工作。
(4)环境方面:地理条件;自然现象和环境影响的防护水平;社会环境条件及宣传工作情况。
(5)负荷及上、下级网络方面:负荷高低及分布情况;负荷的增长;上下级网络的影响,包括电源容量、网络结构、性能和管理水平等。
4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4.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客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反映了对客户电力需求的满意程度,是电力系统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领导和员工的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为此我局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生技、农电负责人为副组长,班组、供电所负责人及科室专责为成员的可靠性理领导小组。科室、班组设置可靠性专(兼)职管理人员,形成从上至下一条龙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靠性管理贯穿于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阶段,涉及面很广。
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逐步形成“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指标落实,分工明确”的可靠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的方法提高科室、班组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局面。一方面,分解落实指标,实行目标管理。首先测算出全年的准停电时户数,然后根据各班组、供电所管辖范围内的变压器台数,网络状况将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组和供电所,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提高班组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视,增强工作责任心。
4.2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完善的网络结构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水平是基础,因此要提高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需要加强运行维护、检修、停电等一系列的工作。
①加强对线路和设备的定期巡视,对线路和台区内的树木等障碍物及时进行清整,对绝缘瓷瓶和避雷器定期检查,及时消缺,减少故障停电,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②提高新设备的利用率,尽量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架空电缆或地埋电缆供电,降低故障率。③加强配变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安器的安装及运行维护工作。以免由于单个用户或单台配变故障而引起主线停线,缩小停电范围。④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事故报修中心实行24h轮流值班,对事故抢修做到随叫随到,尽量缩短停电时间。⑤对具备条件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实行状态检修,科学地延长检修周期,减少由于年度预检造成的停电事件,缩短停电时间。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推行带电作业。
4.3提高设备质量,缩短检修时间
新建变电站的断路器应选质量好、可靠性高、少维护和少检修的开关设备,如真空开关、全封闭式电器等。配电网方面,应逐步采用环网结线和环网开关,开发区内先搞一、二个试点。首先考虑配电线路自动化,当发生故障后能自动隔离故障区段,自动恢复对非故障区段的供电,然后考虑自动抄录电表。配电导线在开发区内采用电缆,其它市区部分有条件的也改用电缆并逐步推广采用绝缘导线,近郊及远郊仍可以架空导线为主。同时要推广使用故障指示器,缩短故障寻找时间。要减小配变容量,缩小供电半径,推广采用40kVA箱式变,按一只箱式变可供二幢楼左右来设计。配变的高压跌落式熔丝逐步要换成带消弧杆的跌落式熔丝,减少配变检修对用户的影响。
4.4积极改进工作措施
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因此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关键。
①加强对计划停电的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对近段时间的相关停电工作做好统筹安排,统一组织进行,减少重复停电,尽量缩短停电时间。严格执行计划停电审批手续,保证停电计划的严肃性。②利用城、农网工程,对输配电线路制定出详细的改造项目和计划,按轻重缓急,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计划和进度。③加强变电值班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培训,经常开展反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5结束语
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停电检修培训和带电作业培训,不断提高故障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并且,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觉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
一些电工仪器:电容表| 电力分析仪| 谐波分析仪| 发生器| 多用表| 验电笔| 示波表| 电流表| 钩表| 测试器| 电力计| 电力测量仪| 光度计| 电压计| 电流计|

发布人:2010/6/18 9:58:001824 发布时间:2010/6/18 9:58:00 此新闻已被浏览:18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