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运维管理 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各个供电企业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实施前,虽然充分的估计了建设的难度,并提前制定了多种备选实施方案,以保证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但是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红外线测温仪 |
盐度计 |
浊度计 |
电工钳 |
电导计 |
采样仪 |
转速计 |
试验机 |
一氧化碳检测器 |
示波表 |
钳子 |
电压计 |
弯嘴钳 |
鲤鱼钳 |
折射仪 |
频闪仪 |
色度计 | 气体
分析仪 1、工期较短,项目实施压力大 由于项目周期相对较短,一个供电局需要在2年或更短时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
电表的更换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如此大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与广大用户息息相关,还涉及到供电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和物流供应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同时在智能
电表采购、检定配送方案制定、售电主站系统建设、购电配套系统建设、新闻宣传、系统培训、标准作业流程制定以及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等方面都会涉及到。在实施前需要统筹规划、将项目按阶段分割制定成进度表,成立专项项目小组进行及时处理、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保证智能
电表换装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有序推进。
2、项目实施前期的经验积累 系统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智能
电表和采集设备。若在没有经过大量现场试点就直接全面推广实施,供电企业对设备的稳定性、扩展性认识不足,会直接导致现场施工工作重复(采集器升级,集中器升级,载波通讯模块更换等重复工作),特别是在用电户思想层面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施工前选取几个环境复杂、台区范围大相对较大、用户较多的小区进行前期试点。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积累项目实施管理经验,检查智能
电表和采集设备在安装、调试、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换表流程的总结、
电表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流程,数据采集设备的调试方法和各项扩展功能的应用等等。
3、了解设备技术性能,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 智能电网建设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大家对智能电网的认知还相当陌生。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供电企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照和复制,目前更谈不上掌握。不管是管理方面、协调执行方面还是对项目的把控力度都不够,不可控的因素很多。
我们在更换智能
电表当初也不会想到会遇到各类繁多的问题,由于大部份是本地费控电能表,所以对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如果对采集系统中的采集器、集中器的性能参数不够了解;加上载波通信技术中可能会存在的不稳定性;小区供电线路的复杂程度,也会造成项目规划初期判断不准确、重复施工,浪费人力物力,延长项目工期。因此在项目启动前应该足够的预估这些可能出现在问题,这样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才不会显得被动。
4、明确建设的阶段目标,掌握进度 作为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项目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虽然我们在前期制定了一些阶段性计划,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以至于让项目计划管理有序开展变得非常困难。所在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督促设备供货厂家、建设实施单位、供电企业主管部门按时解决问题。
内部进行阶段性目标规划,分步有序实现是最重要的。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心中要有全局推进计划,但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稳步推进。在有明确阶段目标指引下才能更好的克服困难,激发潜能、达成目标。
5、用户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在智能
电表换装及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会遇到用户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在工作展开之前,应该一方面与政府部门、社区、物管进行积极沟通,取得多方支持;同时各实施单位应该组织宣传小组提前进入换装小区主动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手册和制作宣传栏,公布短期临时服务电话,及时处理和反馈客户的意见和建议。真诚的问候,诚挚的歉意,安全的施工,可以有效的化解民忧,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在智能
电表换装过程中,还可以在各大媒体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前景、建设实施进度、文明施工等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各供电局还可以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进社区,对于用户沟通交流,拉近距离,换来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期运维管理建议 1、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我们现已安装调试过智能
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小区中,经过运行观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统计出来的抄表成功率存在波动的情况,个别集中器差异还特别大。这就会造成以抄表数据为基础的扩展应用得不到坚实的数据支撑。如何才能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应用是下一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的关键还是在于载波通讯技术的稳定性提高和小区输电网络的通信质量提高。
2、改进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前段时间省外某媒体报道一用户在进行
电表充值查询过程中,由于
电表箱带电造成用户触电的事故,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杜绝这类隐患,除了加强工程质量的严格监管、加强多种用户保护措施,在设计时应尽量考虑避免用户与
电表或表箱直接接触。现在各个供电企业使用的充值查询终端能满足该要求,但需换表的同时同步进行安装和调试。
在生活节奏相对较快的城市里,居民户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经常会忘记检查家里的用电情况并及时充值。目前很多小区只有在
电表前才能查看到用电信息,不能通过多种渠道去查看。如果用户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停电,就很容易引起供电企业与用户的纠纷。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建立用户信息查询中心、短信中心、网络中心等等,提供多种简单、方便、快捷的查询和充值通道。同时对待一些特殊的用户、特殊的用电时间段可以进行保电处理,以体现关心用户、以人为本的原则。
3、安全用电是预防窃电的措施 我们在智能
电表改造项目过程中发现很多窃电现象。造成窃电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n 换智能
电表与安装调试采集系统一般都非同一个单位施工,两类施工单位的施工存在一个时间差,在管理上给用户一个方便窃电的时间。
n 用户认为往往新事物的开始之初都是最混乱的时候,报有侥幸心里。
n 供电企业缺少窃电检测手段,没有及时发现窃电现象并保留证据。为了减少运行中的损耗,保护国家财产。除了加强项目管理,不给窃电者机会外,还需加强政策和安全性宣传。在监控和检测手段上,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应的分析软件,筛选出可疑用户进行重点跟踪检查,杜绝窃电现象发生。
4、应急保障处理 作为一套高科技、高度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系统,供电企业应该有多种稳定运行的后期保障方案。但在面对突发、急性事件的处理上还缺少管理经验,还需要去尝试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