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GIS的现状及远景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

电力系统GIS的现状及远景分析 

  摘要:GIS作为采集、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有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GIS
  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现状、存在题目,并对电力GIS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看。
  电力系统向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需要治理庞大的电力设备设施数据、用户数据、规划数据等。而科学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决策者所把握的信息量的大小。发电变电、输电系统均是包含大量信息的复杂系统。而GIS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有关信息集成起来,从而为电力系统决策职员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决策依据。酸碱计| 糖度计| 盐度计| 酸碱度计| 电导计| 水分测定仪| 浊度计| 色度计| 粘度计| 折射计| 滴定仪| 密度计| 热流计| 浓度计| 折射仪| 采样仪
  电网互联技术的发展,导致电力系统地域的扩大,在规划选址、经济运行中涉及诸多关联因素,如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等,它们都与地理系统有关,将地理信息作为电力系统治理的主线,能够形象地描述系统,有效地组织数据信息。
  1.电力GIS的现状分析
  1.1应用现状
  国外电力GIS应用的发展经历了“CAD+数据库”阶段、“传统GIS应用”阶段,90年代初期,进进“AM/FM/GIS应用”阶段。建立“数字电网”及“协同工作环境”为特征的电力GIS系统,已成为发达国家电力企业,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本钱、进步服务水平)而进行生产经营“业务流程重组”工作、进步电网运行科学治理水平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国内现处于M/FM/GIS应用的初期,AM/FM是PUI领域的信息化专用技术,成为供配电系统各种自动化的基础。GIS的特点在于以地理信息为背景,将图形和数据库相结合来描述和治理各种电力设备的参数属性以及电网内的运行控制信息。在离线方面,AM/FM/GIS的主要应用有设备治理系统、用电治理系统、规划设计系统;而在线应用上,AM/FM/GIS主要和SCADA的系统结合,互相交换运行数据和图形数据为调度员提供正确的电网地理信息;另外还可以作DMS的投诉电话热线系统,快速、正确地根据用户的故障投诉电话判定发生故障的地点、抢修队伍目前所处位置、及时派出抢修职员,缩短停电时间。
  目前,用于电力行业的GIS软件主要是ESR系列产品、Mapinfo系列产品、Smallworld、SICAD以及国内的Grow等。
  1.2存在题目
  1.2.1数据结构的局限性
  通用GIS平台软件考虑到海量多边形数据之间的求交,以及多边形属性叠加、赋值等题目(实现Overlay
  功能的基本操纵),所以在核心数据结构上采用了强化技术策略,而在电网GIS
  应用中,不存在对大量多边形进行求交操纵的需求,因而通用GIS平台软件的拓扑结构分析功能需改进。
  1.2.GIS基础平台的选择题目
  电力GIS
  应用是直接融进现代电力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的,全新的生产经营信息数字化的治理工具,从应用的角度上,从底层的软件平台结构到高级实用功能,都会因实
  际的电网生产运行及经营治理方式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别。目前,商用GIS
  平台不是缺乏网络高级分析就是投进的资金太多,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电力企业选择GIS平
  台时,要考虑实现设备设施的治理,还要能够实现电网网络的高级分析,同时还要考虑电力部分用户多,资金配置、开发工作量题目,真正做到电力GIS的实用化。
  1.2.3缺乏电力GIS的标准和应用规范
  电力GIS的应用需求推动市场迅速发展,而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制定未能及时完成。这种“市场发展超前。技术标准滞后”,阻碍了电力GIS的应用推广。
  电力GIS的标准化可以分两个层次理解,一是狭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包括数据、数据交换、数据库转换、图形、软件等方面的标准,即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两个方面。二是广义的标准化,内容更加广泛,包括算法、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应用标准、数据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用标准有利于节省用度,进步效率和方便应用,而且可以大大进步电力GIS系统的可移值性、可操纵性、可伸缩性。
  2电力GIS的远景展看
  利用GIS进行配电网规划可以实现配网规划的可视化、自动化及地理图形化;使规划的交互性更强;不仅能得出规划网络方案,而且能直接得到网络规划方案的地理接线图;另外,由于地理信息引进规划中,加之GIS的网络分析功能,使得规划过程更有效、规划结果更正确。
  2.2WebGIS技术的进一步应用ebGIS的广泛的访问范围,平台独立性、系统本钱低、更简单的操纵等一系列优点,便得WebGIS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3GIS的深化应用
  由于GIS系统中将配电网络的各种设备台帐的铭牌信息、参数信息、运行信息、维护信息等数据集中治理,并将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时信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时信息、配电变压器的实时信息、低压用户实时信息接进其中,可以实现配电网治理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最大阻抗计算、各条配电线路的负荷猜测、系统负荷的负荷猜测、配电网络安全性分析等功能,同时通过GIS系统具有的强大拓扑结构自动分析、天生功能计算出断电的影响范围、动态阻抗以及辅助给出配电网负荷转移方案,GIS系统还可以同GPS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电子舆图上实时反映出抢修车辆或抢修职员所在的具体位置,在故障抢修时能通知间隔故障点最近的职员或车辆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抢修,这就为用电优质服务提供了一个技术手段。
  结论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化中,GIS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不同部分、不同工作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定权限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信息的高度集成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总之,要做到电力信息科学、高效的治理利用,必须要有面向电力行业的GIS。
发布人:2012/2/29 14:34:00732 发布时间:2012/2/29 14:34:00 此新闻已被浏览:7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