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新出发点一、电力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应从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算起。起始于六十年代初,已有40多年的历史。
1、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第一个时期,为起步阶段
电力信息化主要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和工程设计的数字运算等方面。其目标主要是进步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进步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为主要代表)
电容表 |
电流计 |
高斯计 |
测厚仪 |
电力计 |
校正器 |
测试器 |
测距仪 |
示波表 |
鲤鱼钳 |
变送器 |
钳表 |
温度探头 |
电工钳 |
气体检测仪 |
斜嘴钳 |
钻头 |
糖度计 |
主要特征:这一时期信息技术以科技研究和科学实验以及科技工程计算为主要特征
2、80年代中90年代初,是第二个时期,为初步发展阶段
计算机系统在电力行业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猜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
这一时期以计算机单项应用为主要特点
3、90年代中到21世纪初,是第三个时期,为加速发展阶段。
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企业治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纵层向治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
标志性事件:1997年召开国家电力公司第五次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在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制定了国家电力公司"电力信息化九五规划暨2010年发展纲要",规划了国家电力公司到2000年信息化建设目标,将电力信息化工程列为电力产业跨世纪科技导向型工程。
二、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进进二十一世纪,电力行业在十五期间进行了机构调整,发电与电网分开,形成五大发电团体公司和两大电网团体公司,电力规划设计团体公司和电力建设团体公司。出此之外,还有一些独立发电团体公司和地方发电公司,形成了新的行业格式。
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几个转变:
1、信息化建设从研究阶段向工程建设阶段转变。
2、从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向企业治理、经营、决策和企业全方位信息化转变。
3、从企业内部治理向为企业市场环境下的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服务转变。
4、信息系统从分散向集中转变,从局部控制治理向远程集中控制治理转变。向建立同一信息系统平台、企业资源共享方面转变。
5、信息化从战术级向企业发展战略级转变。
发电企业信息化:电厂生产MIS,数据中心和备份中心,企业门户系统。厂级资产治理系统、设备物资治理系统、电厂生产安全、工作票治理系统。电厂地下管线可视化GIS系统和厂区管线GIS系统。ERP系统和EAI企业应用整合系统及门户系统建设。
电网企业信息化
?电网企业基本完成企业网络建设,覆盖率达100,企业局域网络主干带宽达1000Mbps,办公基本实现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省级供电局以上企业均建有信息网络中心和集中式网络计算机控制存储中心。
?在国家电网公司同一部署下,信息化建设正朝集中化、集约化、精细化治理转变。以省公司为同一的企业生产平台正在建设;
?以省为中心的同一电力营销治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作规范化建设。
?区域和省地电力调度系统通过PI实时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整合和深层应用。
?安全生产治理系统(PSMS)正在以省级同一推广;
?企业资源治理计划(ERP)的建设,计量计费、安全生产、财务治理、营销治理、工程项目、物资治理、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的建设,同一数据交换平台、国际合作、审计治理、法律事务治理、可靠性治理等成熟系统的推广应用。
?发达地区的输电网络GIS覆盖率100,配电网络达到70以上;
?围绕国家电网公司的"SG186"信息化建设工程,各电力公司以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企业资源,企业门户建设作为企业资源整合与信息安全的重要工程;加强企业的标准化建设;
?进步信息服务水平,客户数据覆盖率100
?企业信息安全治理体系通过ISO/IEC27001论证;
?包括生产治理系统在内的各应用系统在企业同一平台下正在向县级电力企业延伸,如财务、物资、设备、安全生产治理、营销、客户服务等。
三、新的发展时期环境因素 (1)电力机构改革,形成新的产业格式;电力行业高速发展;
(2)新的企业团体市场化运行的外部环境逐步形成;
(3)新的企业团体治理团体化、集中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的企业治理模式的对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4)企业业务计算机网络应用普及与应用深化需求信息化为企业发展、生产治理和业务延伸提供更加高水平的服务;
(5)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更加迫切;企业信息资源的安全与企业生存和发展关系更加密切;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任务
制定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SG186"工程:
?"1"-构筑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由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企业门户)
?"8"-建设八大应用系统(财务资金治理、营销治理、安全生产治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治理、物资治理、项目治理、综合治理)
?"6"-建立健全六大保障体系(信息安全防护、标准规范、治理调控、评价考核、技术研究和人才队伍)
四、电力企业"十一五"的重点建设项目
?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按照国际现代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实现企业同一平台,为实现"数字化企业,信息化企业"的实现提供支撑。(EAI或ERP建设)(3-5年时间)
?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为资源共享和决策分析提供基础平台。
?企业同一的电力生产治理系统(2-3年)
?建设企业门户,初步实现企业应用的同一治理;(近1-2年)
?建立企业灾备中心,建立企业信息安全体系(3-5年)
?建设电力行业或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3-5年时间逐步建设)
五、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关键在标准化
(1)标准化是任何事业与时代前进的推动力
(2)电力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大型系统工程,标准化是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助推器;
(3)"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纳进电力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企业信息化必须服务于电力企业的集中化、集约化和精细化治理需要。标准化是实现"四同一"的条件;
(4)标准化是实现企业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和共享的平台;
(5)经过"九五"和"十五"十多年的发展,电力企业处于实现同一发展和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