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治理
行业背景 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扩张,全国各地电力建设的规模和数目急剧增长。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建设必然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电力工程项目治理者要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就必须从治理理念上强化工程项目治理,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项目治理工作,从而促进电力建设工程整体治理水平的进步。
电容表|
电力分析仪|
谐波分析仪|
发生器|
多用表|
验电笔|
示波表|
电流表|
钩表|
测试器|
电力计|
电力测量仪|
光度计|
电压计|
电流计|
难点分析 电力工程建设的难点揭示了其在治理上面临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题目:
1.电力工程数目多、规模大、耗时长,目标控制难度大;
2.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部分多,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
3.前期预备工作量大、不可控因素多,并且与其它工作之间的依靠性强;
4.工程治理缺乏标准化流程控制;
5.工程建设文档多而且复杂,存档和查阅难度大;
6.项目沟通缺乏有效手段,职能部分之间缺乏协作;
7.历史数据难保存,决策支持的难度大。
工程治理信息化思路
·“四控两管一协调”理念 工程项目治理中的核心内容可以回结为“四控制、两治理、一协调”。其中,“四控制”包括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两治理”包括合同治理和信息治理;“一协调”指的是工程各参与方的协调。
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难点,结合“四控两管一协调”的治理理念,电力工程项目治理信息化的思路包括两个层次:项目沟通和目标控制。通过项目各实施方的信息采集和共享,为决策提供支持,达到目标控制的效果。
·
项目沟通 要实现治理目标,首先需要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和正确采集。并且由于电力工程各项工作之间的依靠性非常高,每个职能机构都需要从各个角度全面的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工程建设中的各方信息(如:招投标信息、合同信息、前期信息、物资信息、和文档信息等等)进行集中治理,实现对这些信息快速正确的采集、传送、处理和反馈。
有效的项目沟通和信息传递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正确性,避免出现推诿和扯皮的情况,一方面有效改善项目中各职能机构的组织协调工作;另一方面进步工作流程规范程度。
此外,项目沟通能够为治理职员提供及时、直观的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使治理职员能从宏观角度进行控制和治理。
·
目标控制 在有效沟通的条件下,工程治理职员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核心目标进行控制,包括:实施进度的跟踪、分析和控制;工程投资用度的收集、分析和控制;工程质量安全情况的收集、分析和控制。
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能够帮助工程治理职员对工程进度、投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采集、联动和分析,从而全面把握工程的进展情况,为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
·
应用模式 根据电力工程的特点和治理理念,需要建立以业主方为核心、并兼顾各外延单位的一整套信息化项目治理体系。在业主方内部,通过项目主管部分和相关职能部分(质量安全、计划财务、前期工程)的工作协同,完成横向的项目职能协同;在业务方外部,通过与外延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信息沟通,完成纵向的项目多级沟通。借助这种内部协同和外部沟通矩阵式应用模式,达到电力工程目标控制的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