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分析仪捕获测试数据的功能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

逻辑分析仪捕获测试数据的功能
逻辑分析仪探头、触发器和时钟系统均用于为实时捕获存储器传递数据。该存储器是测量仪的中心-不仅是来自被测系统的所有采样数据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测量仪进行分析和显示的数据源。
  选择逻辑分析仪时,通道数和存储深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决定逻辑分析仪的通道数和存储深度,首先确定要对多少信号进行捕获与分析?逻辑分析仪的通道数应与需捕获的信号数相对应。数字系统总线具有各自不同的宽度,通道数一般为总线宽度的3-4倍(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时钟)。例如,对一个8位的数字 系统进行测试,32通道的逻辑分析仪比较合适,要确保考虑到需同时捕获的所有信号的总线。其次,确定捕获操作将持续多长时间?这一步决定逻辑分析仪的存储深度,例如,采样间隔为1ns时,存储1s,存储深度为1M。存储深度越长,发现错误的几率越大。  压力计| 真空表| 硬度计| 探伤仪| 电子称| 热像仪| 频闪仪| 测高仪| 测距仪| 金属探测器| 试验机| 扭力计| 流速仪| 粗糙度仪| 流量计| 平衡仪|
绝大多数逻辑分析仪是两种仪器的合成,第一部分是定时分析仪,第二部分是状态分析仪。 

1. 定时分析 

  定时分析是逻辑分析仪中类似示波器的部分,它与示波器显示信息的方式相同,水平轴代表时间,垂直轴代表电压幅度。定时分析首先对输入波形的采样,然后使用用户定义的电压阈值,确定信号的高低电平。定时分析只能确定波形是高还是低,不存在中间电平。所以定时分析就像一台只有 1 位垂直分辨率的数字示波器。但是,定时分析并不能用于测试参量,如果你用定时分析测量信号的上升时间,那你就用错了仪器。如果你要检验几条线上的信号的定时关系,定时分析就是合理的选择。如果定时分析前一次采样的信号是一种状态,这一次采样的信号是另一种状态,那么它就知道在两次采样之间的某个时刻输入信号发生了跳变,但是,定时分析却不知道精确的时刻。最坏的情况下,不确定度是一个采样周期。


2. 跳变定时 

  如果我们要对一个长时间没有变化的采样并保存数据,跳变定时能有效地利用存储器。使用跳变定时,定时分析只保存信号跳变后采集的样本,以及与上次跳变的时间。


3. 毛刺捕获 

  数字系统中毛刺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某些定时分析仪具有毛刺捕获和触发能力,可以很容易的跟踪难以预料的毛刺。定时分析可以对输入数据进行有效地采样,跟踪采样间产生的任何跳变,从而容易识别毛刺。在定时分析中,毛刺的定义是:采样间穿越逻辑阈值多次的任何跳变。显示毛刺是一种很有用的功能,有助于对毛刺触发和显示毛刺产生前的数据,从而帮助我们确定毛刺产生的原因。 


4. 状态分析

  逻辑电路的状态是:数据有效时,对总线或信号线采样的样本。定时分析与状态分析的主要区别是:定时分析由内部时钟控制采样,采样与被测系统是异步的;状态分析由被测系统时钟控制采样,采样与被测系统是同步的。用定时分析查看事件 “ 什么时候 ” 发生,用状态分析检查发生了“ 什么 ”事件。定时分析通常用波形显示数据,状态分析通常用列表显示数据。
发布人:2011/11/24 11:12:00750 发布时间:2011/11/24 11:12:00 此新闻已被浏览:7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