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过程是不连续的,每个步骤都有各自对应的设备。一般步骤如下:
1. 选择固定相
一般固定相或载体都是粒度较小,大小均匀的固体。常用的有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纤维素、离子交换纤维素、聚酰胺、葡聚糖凝化学键和固定相等。根据不同的待分离样品选择合适的载体。
2. 制备薄板
3. 点样
点样使用点样器,定性时可用普通毛细管,定量时应该用微量注射器或微量定量毛细管。
4. 展开样品
根据薄层板的尺寸及展开方式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规格及形式的展开室,常用不同尺寸的水平式及直立式两种玻璃展开室。
5. 斑点定位
展开后的薄层板上被分离的组分一般是不可见的,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使斑点显示并可见,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光学检测法、蒸汽显色法、试剂显色法、生物自显影 和放射自显影。

6. 定性分析
分离和定位完成后,可以根据斑点的位置、定位后的颜色等元素对组分进行定性的分析。
7. 定量扫描
用薄层扫描仪对斑点进行扫描,根据对斑点面积或扫描峰高的分析可以确定组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