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滴定法的发展电位滴定法基本原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

电位滴定法的发展和基本原理
近年来,电位滴定仪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向小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从仪器到方法上都日趋成熟。现代的电位滴定仪,除能完成上述的各类滴定外,一般还具有极化滴定的功能。极化滴定分为两种,即恒电流电位法(又称双铂电位法)和恒电位电流法(又称双铂电流法),前者以小而高度稳定的电流通过两个相同的电极(如双铂电极),观察滴定过程中的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变化来确定终点,ASTM 标准中石油产品中溴指数的测定(ASTM D2710-72)即采用此法;后者则在两个相同电极间外加一个小电压,观察滴定过程中,通过两电极间的电流变化来确定终点,如卡氏水分测定,即采用此法确定终点,并已有商品化的专用的电位滴定仪-卡式水分测定仪
  非水滴定过去一直是电位滴定的难题,尤其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中,由于溶剂内阻过高,电位受静电干扰影响较大,直接影响滴定分析的精度,特别在自动终点判断时常常发生误断,为此,瑞士Metrohm 公司采用三电极系统和差示放大器,使这一难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酸碱计| 糖度计| 盐度计| 酸碱度计| 电导计| 水分测定仪| 浊度计| 色度计| 粘度计| 折射计|

基本原理
电位滴定法是以指示电极、参比电极与样液组成电池,加入滴定液进行滴定,观察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由于被滴定的物质的质量分数发生突变,所以指示电极的电位产生突跃,由此即可确定滴定终点。 德国 WTW分类: |实验室pH计 |pH电极 |实验室溶解氧 |溶氧电极 |实验室电导度计 |电导电极 |浊度检测仪 |离子浓度计 |ISE电极 |菌落计数器 |光度计 |COD加热反应器 |BOD自动测定仪 |BOD培养箱 
 
  要确定电位滴定的终点,只需取得滴定剂加入后电位的相对变化量,而不是电位的绝对值,因此,某些对直接电位法的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对电位滴定法影响却很小,甚至没有。

发布人:2011/11/15 10:27:002386 发布时间:2011/11/15 10:27:00 此新闻已被浏览:23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