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研究基地资源的整合与规范化。在全国生态系统区划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分布在不同部门的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经过资源优化、整合、完善,组建成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共享平台;制定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网络长期监测指标体系和规范,达到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的建设标准、数据标准,并与国际相关的生态研究网络接轨的目标;建立制定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章程和相关管理办法,科学有效地保障国家生态系统网络运行;根据我国的生态环境特点,以满足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研究提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宏观布局、发展战略、科学研究方向,保障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健康发展。分析仪| 溶氧计| 电导度计| PH计| 酸碱计| 糖度计| 盐度计| 酸碱度计| 电导计| 水分测定仪| 浊度计|
观测设备资源的整合与规范化。根据国家网络的长期联网监测指标和技术规范、长期试验研究的需要,规范化地整合和改造各野外研究站的观测仪器和试验研究设备,建立观测设备的共享平台;建立标准化的野外观测场地、固定样地和试验小区;建立规范化野外观测仪器标定体系和使用规则;建立规范化的观测和试验数据的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控制和仪器标定体系。美国OnsetHOBO分类: |温度数据记录器 |土壤湿度传感器 |气象站专用记录器 |温湿度数据记录仪 |温度/光度数据记录器 |环境记录仪 |雨量计/雨量记录器 |深度数据记录器 |温度/带警报(防水)记录器
观测和试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规范化。为了充分挖掘、利用和共享野外观测研究站的数据资源,建立研究站、行业部门和综合中心的三级分布式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建立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过程研究、空间格局的数据-模型-模拟分析研究平台。
观测研究人力资源的整合与联网研究。以国家生态观测研究网络为平台,建立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科学家合作机制;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多部门的联合观测和试验研究,整合生态系统网络的观测和研究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展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水循环、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多样性保育、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等重大生态问题的综合研究;培训和培养生态学科青年科学家和专业性的观测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