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户外真空断路器在自动化中的改造应用
近年来,随着农网建设的不断扩大和深进,农村配网的运行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各类用户对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农网35kV变电站实行综合自动化及无人值班已成为县级电网自动化发展的方向。在这样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了公道安排建设投资,公道利用现有资源,很多运行中的变电所仅以增容、扩建和改造为条件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大量的设备并没有必要立即淘汰和作废。尤以10KV出线开关为主,很多老式变电所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原有设备的性能外,只需经过相应的附件更换、加装和回路改造,就能完全满足微机系统自动化运行的治理要求。转速表| 压力表| 压力计| 真空表| 硬度计| 探伤仪| 电子称| 热像仪| 频闪仪| 测高仪| 测距仪| 金属探测器| 试验机|
这种真空断路器一度代替原来的注油断路器,实现了断路器的无油化治理,在农村变电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进步,这种开关的机构操纵和二次控制方式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变电所的自动化改造。但为了节省大量的投资。对该断路器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后是能够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的。
一、断路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
1.操纵机构的基本配置
固原地区尽大部分农村35KV变电所中都选用了这种开关为CT23-D型的弹簧操纵机构。这些操纵机构的跳合闸线圈根据订货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配置的是交直流两用线圈,有的为交流线圈。即AC/DC220V或AC220V。储能电机都选用了交直流两用,即AC/DC220V。储能行程开关都为为单轮旋转式行程开关,共安装了两只。行程开关的接点如图一所示。
2.操纵机构工作原理扼要说明
该原理图普遍按分合操纵回路和储能回路共用一个控制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接线安装。一般在二次用UPS电源来保证这种交流电源的可靠性。行程开关完成了两个功能,首先是储能回路的通断切换,其次是对合闸回路的未储能闭锁。剩下的接点可以用来实现储能回路的信号指示。如图二所示。
2、改造说明:
(1).图三中,将原行程开关接点用中间继电器KM接点代替,实现储能电路与合闸电路的电气联锁,保证只有在储满能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合闸操纵。
(2).图四中,增加了重动中间继电器KM。它们的作用是,一、扩充断路器的机构接点,二、保证储能过程连续进行,避免储能电机在重负荷下启动,三、给微机测控系统提供接点,并实现了电气隔离。继电器建议选用DZB-10B型系列。
(3).电容器C并联于CK接点目的是在直流回路中,为避免因直流回路电流过大烧毁电动机,电容器建议选用2微法/400伏油浸电容。气体分析仪| 一氧化碳检测器| 可燃气体检测仪| 泄露气体检测仪|
(4).图五中,拆除原套管CT连接的过流脱扣回路,而直接串进微机保护装置回路,使断路器在微机装置回路中实现各种保护动作。另一组套管CT同时引进微机测控装置,实现微机远测功能。在微机装置中引进断路器辅助触点和中间继电器接点实现断路器的远信监视。
(5).通过控制屏上的微机装置出口,与后台机连接,实现一次设备的“四远”功能。为未来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的远动奠定了基础。
五、实际改造中应注重的几个题目:
1、控制直流电源应尽量将操纵电源和储能电源从直流屏上用单独的带辅助接点的空气开关分别供给,空气开关的辅助接点作为远信的开关量采集,以实现操纵电源和储能电源的微机监控。
2、由于CT23-D型的弹簧操纵机构的空间余度很小,只能将体积很小的电容器加装在机构箱内,而中间继电器须在端子箱或控制屏上加装。
3、当出线采用独立CT进行丈量和保护接线时,必须将开关机构箱内的所有套管CT二次侧短接并接地。
4、在改造过程中,应尽量做到直流电源、信号电源的各自独立,而且信号电源通过UPS不中断电源装置供给。这样在直流电源失电的状态下,既保证了微机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又能由微机监控系统发出相应的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