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的谱图解析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

核磁共振的谱图解析方法

谱图纵坐标表示信号的相对强度,横坐标表示信号的位置。取TMS信号δ=0。位移幅度频率变化与外磁场强度和共振频率成正比,磁场强度越强,化学位移值越大。实际外磁场越强,信号分离越精细。

  一般情况下,质子谱δ值在1~10范围内,然而有些信号出现在这个范围以外,但可以用加大谱宽方法进行记录,对于复杂信号,可采用扩展放大的方法记录。除了峰的位置以外要知道质子的数目,需将积分曲线与各信号重叠起来记录。另外,原则上测量条件和峰位置能一起出峰。
  饱和质子的δ值在1~2附近,烯烃质子其化学位移值在δ=5附近。大多数化合物的NMR谱宽是在δ=0~10范 围内。羧酸中的强氢键使其化学位移值大于10,有机金属化合物常存在环电流,化学位移δ落在0以下。
具体谱图解析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可推测结构
  样品结构已有所了解,化合物谱图可在谱图集或文献中找到,且两者比较容易确认。若找不到标准谱图,只能推出部分结构,则可对照类似结构的谱图进行推测。
2.不能推测的结构
  解析过程按以下步骤,但是仅仅由1H NMR完全归属每个信号对应得质子一般是比较困难的,通常还利用13C NMR谱信息与MS谱信息综合推测化合物结构。
a利用积分面积求出每个信号的质子数比。
b解析多重性,求出Jδ
c根据耦合信息推导出子结构单元。探伤仪| 电子称| 热像仪| 频闪仪| 测高仪| 测距仪| 金属探测器|
  从相对质子数、多重性以及δ值,推测烷基等的主要结构单元(如甲基、亚甲基、次甲基、活泼质子、某些芳烃以及不饱和键结构);通过J值推测结构单元相互位置关系。
d利用高级自旋耦合和相对强度信息进行推测
e其他信息确认。
  对已推导出的结构,考虑取代基使δ值的变化,检测结果与IR、UV、质谱法得到的结构信息是否矛盾。(不要漏掉叠加在噪音中的弱信号峰;应注意存在杂原子和季碳原子,与13C NMR谱合用更容易的到各碳上的质子数;潜手性碳亚甲基质子的取代基不同,化学位移原则上不同;某些双键与配位异构体,内旋转受阻使质子不等价。)
发布人:2010/12/18 10:11:003195 发布时间:2010/12/18 10:11:00 此新闻已被浏览:31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