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联用仪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GC-MS 联用仪的发展过程主要可划分为4 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GC-MS 的接口和磁场快扫描问题,代表性仪器有瑞典LKB9000 、日本D100 型等GC-MS联用仪,以填充柱色谱与磁质谱联用成功为标志。第二阶段解决GC-MS 联用仪计算机数据处理问题,代表性仪器有菲尼根公司的1015-SYS150、MAT44 等GC-MS 联用仪,以填充柱色谱-四极质谱-计算机三机联用成功为标志。第三阶段小型台式GC-MS 联用,代表性仪器有HP 5970B MSD 、Finnigan 的离子阱检测器(ITD)等GC-QMS、GC-ITD 联用仪,这时计算机开始控制联用仪主机,向分析工作全自动化迈进。实现了毛细管柱GC-MS ,并开始了GC-MS-MS (气相色谱与磁式或四极串联质谱MS-MS 的联用)和GC-ITMS (气相色谱与离子阱质谱联用)。第四阶段为主机一体化全自动GC-MS 系统和小型台式GC-MS-MS 的间世,代表性仪器有HP 5972 A MSD 、HP 5972A MSD 、HP G1800 A GCD 、VG MD 800 岛津公司QP5000 、Finnigan 公司的magnum 和GCQ 、Varian 公司的Saturn 和Teledyne 公司的3 DQ等。
GC-MS 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伴随GC-MS 市场开发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环保法刺激GC-MS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一例。环保分析的试样浓度低、基体复杂,
测高仪|
测距仪|
金属探测器|
试验机|
扭力计|
流速仪|
粗糙度仪|
流量计|
平衡仪| 要求全分析和分析结果的权威性,这些均为GC-MS 技术的特点所及。但要求大量推广应用,还待GC-MS 仪发展到它的平均单次分析价格与GC 分析相当(而GC-MS 分析的可靠性大大优于GC)时才有可能。而且还要求厂商勇于开发,积极推广,提供各种售后服务,建立仪器应用分析方法和操作质量控制规程等技术措施,并促使执法机构规定采用GC-MS 法进行监测分析。此外,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检查也是GC-MS 应用发展的另一实例。中国GC-MS 的发展也一样,尤其是1984 年以后,引进了一大批GC-MS 联用仪。从早期引进德国和日本的MAT44 、JMS-D100、JMS-D300GC-MS 联用仪到中期的HP 5970B MSD , Finnigan 的ITD 、INCOS 和XSQ 等GC-MS 联用仪和近期的GCQ 离子阱、HPG1800A GCI)GC-MS 联用仪。组装仪器有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的KYKY-QP-l000A 和北京
分析仪器厂的BF3400GC-HP 5970B MSD ,其中小型台式联用仪尤其受到欢迎。现在的小型台式GC-MS 联用仪已能承担一大部分原由大型GC-MS 联用仪来做的研究工作和日常分析工作,使不同类型GC-MS 联用仪分工更精细。GC-MS 联用仪已被广泛用于环保、医药、公安、石油等部门,分析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专家认为,包括GC-MS 在内的质谱仪器在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