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质谱仪的应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

同位素质谱仪的应用
(1)测定铟的原子量

  质谱仪器是测定原子量的有效工具。中国学者采用VG-354 型表面电离源质谱仪,测定113In 与118In的比值为0.044504 士0.000055 (2SD )。1991 年8 月,国际原子量委员会评审本实验所得铟的同位素丰度为113In : 4.29 士0.02 % (原子)和115In: 95.71 士0.02 % (原子);引用核质量值,得出铟的原子量为114.8181 士0.0004 ;会议推荐铟原子量新值为114.818 士0.005 ,刷新了1969 年以来沿用的旧值114.82 士0.01 。这一成果实现了中国测定的原子量被采用为国际标准的“零的突破”。
(2)测定铀的同位素
  质谱仪器已广泛用来测定铀、锂、重水等重要核材料的同位素。实例之一中国产改进ZhT-1301 型仪器,实现分子束进样,显著减小了记忆效应,增长了离子源的使用周期,因而可以采用一台仪器连续分析铀-235 的浓度介于10%到80%之间的UF6 气体样品,单束法的相对测量误差小于士1%。下图为UF5+的质谱图测厚仪| 测速仪| 转速表| 压力表| 压力计| 真空表| 硬度计| 探伤仪| 电子称

(3)测定地质年龄
  利用质谱仪测定天然放射性母体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的同位素比值,可以根据放射性衰变定律来确定岩石、矿物的地质年龄,进行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实例之一采用铷-锶法分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变质岩样品(样品号M10- 为长石、M58- 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等等),得出如下图所示等时线,表明该地区遭受过t1 和t2两期变质作用:t1在前寒武纪晚期,变质年龄在640 百万年~60 百万年左右;t2在第三纪,其中1000 万年~2000 万年前后是喜马拉雅运动最强烈的地壳变动时期。

(4)研究氮肥效应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已有半个世纪历史,常用的15N 的质谱分析与示踪技术的成果显著。实例之一采用ZhT-2 型仪器测定15N ,研究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为合理施肥、实现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下表为1980~981 年间框栽的实验结果图。

(5)临床诊断
  在临床诊断方面,可利用4He 示踪进行呼气分析,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利用2D 示踪进行血液分析,诊断肺积水;利用13CO2呼气检查法,诊断甲状腺症、高血脂症和肝病等……。下图表示三种人口服含有13C 的葡萄糖后数小时内呼气中13CO2的含量;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下降,13C 葡萄糖代谢后生成的13CO2的量,在相应的时间里少于正常人。
发布人:2010/12/8 10:11:001244 发布时间:2010/12/8 10:11:00 此新闻已被浏览:12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