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电泳仪的发展 等速电泳是一种不连续介质电泳技术。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 年代。Kendall 和Crittenden 用他们称做“离子电泳法,, ( Ions electrophoresis)成功地分离了稀土金属和一些简单酸。到了40 年代。Nartin 用等速电泳分离了氯离子、醋酸根、天冬氨酸根和谷氨酸根。他将等速电泳称之为“置换电泳”( displacement electrophoresis ) ,因为它与置换色谱非常相似。60 年代后期,Verhaggen 和Eveaerts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制造了一种仪器,并将其引进瑞典一个实验室,这就是后来瑞典LKB 公司商品等速电泳仪的基础。70 年代,Everaerts 考虑到此技术的特点,即在电泳稳态时各组分区带具有相同的泳动速度,将其取名为等速电泳“isotachophoresis ,简称ITP 。1976 年,Everaerts 出版了《等速电泳》专著,使这一名称被广泛接受。
浊度计|
色度计|
粘度计|
折射计|
滴定仪|
密度计|
热流计|
浓度计|
折射仪|
采样仪|